close

第一次跟隨著大甲鎮瀾宮媽祖去遶境

第一次親眼見識這麼大陣仗的廟會活動。

第一次在四天中走這麼多這麼久的路。

 DSC07089  

↑晚上7點多的大甲街頭、從火車站通往鎮瀾宮的路上,已經相當熱鬧,偶爾還會有煙火跟著湊熱鬧。

 2013-04-05 19.50.16  

↑小販賣的進香旗幟。這種通常用來綁在車上。

2013-04-05 19.50.24  

↑小販賣的進香旗。通常有紅、黃兩款。大部分跟隨遶境的人都會帶著進香旗來參與。有些人每年帶同一支進香旗來,歷史烙印過的斑駁旗幟則更有味道,也顯示出香客的遶境資深程度。

DSC07094

↑出發前,先要到鎮瀾宮上香,秉告媽祖即將隨行,若有帶進香旗的人則要蓋過廟方的官印、領取平安符之後,再將進香旗過香爐。

 DSC07097  

↑這時的鎮瀾宮內已經擠滿水洩不通的人潮,廟方人員也在為神轎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DSC07101  

↑晚上8點開始出發。原本雨勢不大,但越走雨越下越大。下雨天走路真的很耗費體力,10點多抵達有供應餐食的慈雲宮,不少香客穿著雨衣擠在遮雨棚下大快朵頤,大家真的餓了。

 媽祖神轎要到11點才會起駕,但因為神轎的行進速度很快,而且起駕之後通人潮會塞爆大甲鎮,光要走出鎮外長就得花上兩個小時以上,所以大多數有經驗的香客都會選擇提早出發,甚至不少人都是下午天還沒黑就開始走了。我們這次8點走,已經算徒步香客中比較晚出發的了。

出大甲鎮的那條橋上,雨勢正大,而且還伴隨著大風,有點像颱風天的天氣,讓我連路都走不直,只好拉住身邊的人,免得越走越歪。

 DSC07103  

↑凌晨一點,抵達青山宮。

 已經走了5個多小時,還沒離開台中。好消息是,雨漸漸趨緩了,不過這時候我的右腳鞋襪也都濕了。右邊鞋子成了小蓄水池,每踩一步,就好像踩在爛泥裡發出「噗滋」的聲響,極為難受,但我不想換成拖鞋走,因為怕天雨路滑,也怕雙腳冰冷走起來更不舒服,不過一腳乾爽一腳濕,每踏一步的感覺真奇妙。

後來老經驗的香客都說,要換成拖鞋走才是王道啊!

DSC07105  

↑繼續朝彰化前進。半夜路上,某座宮廟前剛好有陣頭演出。

在這之後,我已經沒有力氣撩起雨衣拿出相機來拍照了。就這麼一直走,走累了,停下來歇個5分鐘再繼續走,經過大肚橋前,還有一度進入只要停止前進就會自動睡著的狀態。終於,早上8點多抵達了預定可以躺平休息的彰化市南瑤宮。朋友說,這裡可以洗澡,先洗個澡再睡吧天知道,我只想趕快在人滿為患的香客大通舖房間內找個位置躺平,渾身又臭又髒都沒關係。

斷斷續續醒醒睡睡了3個多小時,因為房間內講話聲越來越高昂,實在睡不著了只好爬起來打算沖個澡。走到浴室門口,熱心阿桑告知沒有熱水,猶豫了10秒,我又轉身走了。既然不打算洗冷水澡,那就打包繼續上路吧!

第二天,依舊是完全沒有想把相機拿出來的力氣。原本打算晚上下榻在北斗奠安宮的走廊空地處,不過在距離奠安宮不遠處的華嚴寺開放了香客大樓上的室內活動中心給大家打地鋪,那當然我們從善如流的改睡這裡囉! 不過百人大通鋪的此起彼落大合唱威力實在太驚人,還是只能斷斷續續的補眠。另外,忍不住要說這裡的衛浴熱水設施太刺激了,一下是等到打哆嗦的涼水,一下是熱到會燙傷的熱水,怎麼調都無法衡溫,只好一邊尖叫一邊閃躲的沖完澡,還好裡頭的空間夠大,還能閃躲啊!

 

DSC07125  

↑途中經過這個有趣的社區牌坊。是"台灣第一"耶!

DSC07128  

↑沿路經過的天后宮還真不少。這是彰化東螺開基祖廟天后宮,門口陳列了不少神轎。

DSC07132

↑面對著一片綠油油稻田的溪州鄉聖安宮。

 

 

DSC07134

↑這台黃色三輪車在接下來的每天幾乎都會碰到。車上不停播放宗教與勸世歌曲,架上還排了數量頗多的傳統磁條卡帶,不確定是販售還是免費索取。我比較好奇的是,這年頭還找的到撥放卡帶的機器喔!

DSC07137  

↑同樣位在溪州的后天宮。

DSC07145

↑接下來,要進入徒步路線中我最期待的西螺大橋了!

DSC07152

↑感覺跟小時後印象中的西螺大橋不太一樣。不過真的很長,走了約30分鐘才結束。

DSC07161  

↑因為遇到善心人士載了一程,比預定的時間提早抵達西螺鎮福興宮。拜拜完,在廟後面的逛場上找了一塊空地,鋪上睡墊就開始補眠,順便等候吃飯時間到來。這裡動員了上百名的當地婦女來準備填滿數以萬計香客們的肚子,辛苦這些媽媽們了。

DSC07163  

↑福興宮內Q版的太平媽祖。和鎮瀾宮媽祖一樣,都有專屬的主題曲還有各種周邊商品。

DSC07177

↑離開福興宮後,沿途景色從小鎮風光逐漸轉為田園風光。那宛如沒有盡頭的道路指示今天路程的一小段啊!接下來,據說離今晚下榻目標土庫鎮順天宮還有8小時的路要走。

DSC07178  

↑原來這就是花生的模樣。古時候是"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現在則更多是"吃過花生卻不知道長啥麼樣"啊!

DSC07184  

↑有著好吃的「草仔粿」的瓦窯村到了。是說,這公仔到底代表的是大蒜還是西瓜啊?瓦窯村是個很純樸的小村落,我們抵達時,全村幾乎都已經進入總動員的狀態,家家戶戶門口設置香案,準備迎接傍晚左右對抵達的媽祖神轎。

DSC07183  

↑這草仔粿果然好吃,和別處的口感真的不太一樣,尤其是內餡的味道,似乎多了酸菜和花生的口感,與一般常見的蘿蔔絲、菜哺不同。

DSC07199

↑沿途大甲媽祖會經過的廟宇,都會貼上這兩張。

又有好心香客車出現,所以又少走了約莫兩小時的路。抵達順天宮後也順利的在香客房找到了通鋪的休息位置。據說這裡的熱水供應系統很不賴,水夠熱也夠強勁。但,為啥我洗的時候是接近冷水程度的"溫水"啊!洗好澡半小時後,看著廟方工作人員抬了兩大桶瓦斯進來更換,原來……,我應該等瓦斯換好才洗的!

半夜恍惚間,隔壁床的阿嬤開始罵人了,因為他受不了附近有人打呼聲太大。但這位阿嬤,真的不是我打呼啊,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敲打我的棉被了!

今晚不受房間內自由創作的交響樂曲干擾,一夜好眠。早上5點,被叫醒的我看著同伴已經整裝完畢,嚇的我整個人彈跳起來,竟然睡過頭了。

DSC07140  

 ↑每到一間廟宇,進香旗就會蓋上官印、榜上平安符,越到後頭,進香旗看起來越壯觀了。

 DSC07207  

↑第四天,終於走到嘉義了。

DSC07222  

↑終於抵達新港奉天宮了!鎮瀾宮媽祖繞境的主要目的,就是前來奉天宮「拜祖」祝壽。

據說,新港奉天宮和北港朝天宮都是同一時期從大陸湄洲媽祖所分出來的分靈,所以新港奉天宮也有「開台媽祖」的稱號。而大甲鎮瀾宮的媽祖,則是北港朝天宮的分靈,因此輩份上要稍低一階。以前,鎮瀾宮媽祖的遶境行程是往北港朝天宮出發,不過由於兩邊廟方董事會之間產生了些心結,後來鎮瀾宮不僅自行去大陸湄洲迎了一尊媽祖回來,也將遶境路線改成前往奉天宮「拜祖」。

 未完帶續……

 

 

 

2013大甲媽祖遶境-看圖說故事2

2013大甲媽祖遶境-看圖說故事3

 

 

 

arrow
arrow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